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023年11月底,成都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46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近12万件,占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约50%;近三年,成都PCT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超过16%。

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近12万件

成都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处长孔元中介绍,成都市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已完成,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构建形成了左右协同、上下联动、覆盖全域、要素齐全、齐抓共推的成都市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高价值专利拥有量稳步提升。

截至2023年11月底,成都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46件,较2021年底增长至少12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近12万件,占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约50%。

二是PCT专利申请量持续上升。

近三年,成都PCT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超过16%。

2023年1月至11月,成都PCT专利申请量为5630件,同比增长14%;成都申请量占全国申请总量约为9.2%,位居全国前列,增速在相关申请大省中排名第一;PCT专利申请量的持续增长,有力推动成都首次跻身全球“最佳科技集群”前五名。

三是知识产权金融规模显著扩大。

近三年,成都专利商标质押登记项目年均增长125.7%、质押登记金额年均增长76.5%;知识产权保险投保数量年均增长64.3%、保额年均增长41.8%。

2023年1月至11月,全市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项目超过1230笔,同比增长137%,登记金额超过211亿元,同比增长73.7%,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5%;知识产权保险投保超820笔,保额超2.3亿元,惠及企业超500家;成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规模位居四个直辖市第一。

四是专利许可转让次数明显提升。

近三年,成都专利许可出让次数平均每年超过1.6万次。

2023年1月至11月,成都专利许可转让3.5万次,其中专利许可出让1.5万次,同比增长15.9%;成都市高校专利许可出让1066次,同比增长40.1%。

五是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取得成效。

2022年6月成都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至2023年11月底,累计推动139家企事业单位发布专利开放许可声明566件,达成专利开放许可交易86项,其中免费专利开放许可35项,收费许可金额4125.3万元。

构建“3+6”新型产业体系专利专题数据库

亮眼数据的背后,成都市知识产权局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譬如在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都技术交易所2家“有资质”的产权交易机构建立了知识产权运营综合服务基地,为成都创新主体提供知识产权信息集散、定价指导、交易撮合、交易鉴证、资金结算、备案登记等服务;在全市布建以促进专利技术“高频次流转、中低价交易”的“专利超市”15家;加强专利运营实务人才培养,认定了50名具有专利代理师、技术经纪人双重资质的“专利运营特派员”,培养了102名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首席运营官等。

近年来,成都持续优化和升级产业体系,先后提出了构建包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和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在内的新型产业体系。

为助力这些产业发展,成都市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上线了“3+6”新型产业体系专利专题数据库。

三大先导产业数据库中,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产业专利数据库共聚焦14个技术主题,包含二三四级技术分支114个;

六大重点产业数据库中,共聚焦41个技术主题,包含二、三、四级技术分支超过500个。

成都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副主任方昉说:“我们紧紧围绕本市产业发展需求,构建科学细致的技术分类表,检索兼具全面性和准确性,实现专利数据资源的专业化导航检索,提供专利数据的可视化分析、重点专利收藏和专利全文下载等服务,帮助研发人员在不太了解专利文献、专利分类和专利检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高效利用专利信息。”

方昉称,下一步,成都市知识产权局将持续围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产业,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利用等公共服务工作机制,促进成都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向纵深发展。

商标注册费用:https://www1.epbiao.com/feiyong/

专利查询:https://www1.epbiao.com/theme/zhuanlishenqing/

版权登记:https://www1.epbiao.com/ban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