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向“走出去”企业推出足不出“沪”就能拿到“国际名片”的商标注册服务之后,成都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又开启了为国际商标提供在华注册服务。

4月25日,市工商局局长陈学军在成都商标审查协作中心,正式核准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简称WIPO)在中国申请注册的“WIPO PATENTSCOPE”商标。

这是该组织在华申请注册的第一件含有其英文名称缩写“WIPO”的商标,这意味着,致力于打造“成都服务”品牌的成都,正吸引越来越多世界企业和组织,集聚国内国外知名商标品牌。

据了解,成都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去年在漕宝路650号挂牌成立,承担起国内外商标申请注册和审查的职能。

由此,长三角地区有志于走向国际的企业,可就近选择在成都这一便利窗口进行国际商标的申请。

市工商局商标监督管理处处长林海涵说,“现在,成都成为全国唯一能开展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的地方城市,即在成都便‘直通马德里’,能为企业节省90%的费用。”据悉,协作中心成立迄今,已统计受理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9件,其中就包括成都知名商标“三枪”牌。

成都优良的注册和执法保护环境,也开始得到世界企业和组织的关注,大量国外企业争相在华申请商标。

截至今年3月底,成都商标审查协作中心累计完成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领土延伸实质审查高达29292类,去年8月更是收到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于“WIPO PATENTSCOPE”的商标注册申请。

据介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WIPO PATENTSCOPE”,是专利人员常用的数据库之一。

2016年,“WIPO PATENTSCOPE”在瑞士获得商标注册。

去年8月,中国收到“WIPO PATENTSCOPE”共七大类商标注册申请,这体现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中国和成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充分认可。

在国家工商总局授权下,成都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开始凸显“成都服务”功能。

目前,中心已承担了约四分之一的国内商标注册审查量。

今年3月1日开始,还承担起全部国内企业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审查量和全部国外企业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领土延伸审查量。

来自市工商局的数据显示,成都商标集聚度较高,截至去年底,成都每万户市场主体的平均有效商标拥有量为3751件,在全国排名第二,是全国平均水平(1520件)的约2.5倍;成都每3个市场主体就拥有一件注册商标,远远高于每7个市场主体拥有一件注册商标的全国商标集聚度。

来源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