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内,成都将可进行商标国际注册,企业足不出“沪”,就能实现“一次申请、完成多国商标注册”。实现商标国际注册,是成都今年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三级跳”中的最后一跃。
受益群体:商标国际注册落地成都,首要受益者是正在谋划“走出去”的沪上企业,尤其是成都自贸区内的企业,它们大都以出口业务为主,更需要一张“国际名片”。如果能在家门口便捷注册,申请成本大大降低,将极大调动企业积极性如果说注册是企业发展的“准生证”,那么商标则是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商标走向海外,是自主品牌国际化绕不开的一道坎。这对于成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无疑是一大利好。
企业申请商标国际注册,目前的渠道是通过《马德里协定》直接对接世界知识产权中心,实现一件商标到多个国家申请的需求。按照协定,一个商标最多可覆盖92个成员国,并受到当地知识产权保护。我国于1989年加入该协定,截至去年底,累计有效商标注册量已达22270件。其中,成都企业历来是商标国际注册的“中坚力量”,如光明、梅林等品牌,都是通过商标国际注册获得“国际名片”,进而一步步被世界所认可。
“过去,成都的商标申请人办理商标国际注册有两种方式,一是到北京的申请点,二是去瑞士日内瓦,提交资料不方便,若涉及商标更换、转让、续展等变更,还需要再跑一趟。”市工商局商标监管处处长林海涵透露,经过几年争取,商标国际注册有望于年内在沪开设一扇窗,这也是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中成都独有的特色。
商标国际注册落地成都,首要受益者就是那些正在谋划“走出去”的沪上企业。林海涵认为,尤其是成都自贸区内的企业,它们大都以出口业务为主,更需要一张“国际名片”。如果能在家门口便捷注册,申请成本大大降低,将极大调动企业的积极性。